网站首页|文化中心|图片中心|资料下载|国际摄影大展|平遥中国年|平遥文学|古城报周刊|热点专题
频道统计
左家堡“憑七碗”与唐卢仝《七碗茶诗》
左家堡“憑七碗”与唐卢仝《七碗茶诗》
 更新时间:2016-5-6 18:25:09
【字体: 字体颜色
□ 郝树峰
  平遥县左家堡村南北大街的北头曾有座真武庙,真武庙门口曾有一块匾,匾上刻三个大字曰:“憑七碗”。“憑七碗”是什么意思?为何镌刻这样一块匾并挂在此处?本村上了年岁的人们,只记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真武庙的消匿这块匾也没了踪影。
  原来,这些谜团中藏着一个悲壮而又文雅的晋商故事,“憑七碗”牌匾与唐朝诗人卢仝《七碗茶诗》有着深刻的渊源。
  左家堡世代倚汾河而居,现在是在右岸,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却是在左岸,也就是说,早年山西人的这条母亲河是从左家堡西北与梁家堡东南之间斜穿而过的。那时,人多地少而薄的平遥人纷纷走西路(口),到宁夏、河套地区去寻求活路。汾河东面的人们走西路(口)必须经左家堡渡口过汾河再向西北而去,因此左家堡真武庙门口就成了漫漫西去路上的第一站。特别是到了夏季,人们在左家堡渡口过河之前后常会在此歇歇脚。真个是:回望家乡步步远,前看西路寸寸遥。此时,人们总想有碗水喝,有卖水的就拿个铜钱买他一碗,没卖的就向船夫讨上一碗,讨不着就渴着继续上路。从这时开始,走西路的艰辛人们已经开始品尝了。
  有一年夏天,左家堡的真武庙门前出现了一个“舍茶”的摊子。只见两张团桌各配三支长板凳,一把紫铜大茶壶冒着热气,几把小撸壶已经沏好了热茶,十几个茶碗在漆盘中干干净净地扣着,一根竹竿挑起一面小旗,上绣“舍茶”二字,人们在这里喝茶不要钱。虽说所有的过路人都可享用,但是不走西路的人们一般不去叨扰,慢慢地就形成了走西路的客商优先喝茶的规矩。自此,走西路的人们每每到此常会在舍茶摊子旁放下行李或者拴好牲口,然后坐在板凳上,恋恋不舍地品着家乡的水味茶香,或豪爽或茫然地向家乡告别。他们此时的心境肯定是复杂的,左家堡的“舍茶”一定会让他们留下久久的回味和记忆。就在他们品茶的当儿,舍茶的这家人会交给他们一个无偿的差事。这就是:给他家五年前去走西路的长子捎个口信,说家里诸事皆安,盼他或挣或赔早点回来,起码要捎封信回来!
  原来,这开舍茶摊子的人家也姓左,还是个比较殷实的庄户人家,几十亩河地遇一年风调雨顺就有个好收成,除了开销还有相当的富余。但是常遇的是大旱大涝年景,正如当地民谣所说:张兰至桥头,十年九不收,遇一年收了,冷蛋子还抽了。左家堡正好就处于这一带,人们的生活光景可想而知。几年前,这家的长子在“走西路”风潮的影响下,也去走西路了,哪知一去五载,音讯全无,生死不知。家中亲人非常挂念,心急火燎,百思无措。年近古稀之年的左家老爹从其长子走了后的第四年开始,每日总要到渡口前向西来的人们打问一番,谁知打问了两年也没个准信。一天,这左家老爹看着走西路的人们讨水喝的情景,突然眼前一亮:俺何不开个“舍茶”摊子,一来可解人们的讨水之急,二来可托西去的人们打听俺家长子的下落。心想,人心都是肉长的,喝了俺的茶,自然会为俺操心打问。主意一定,“舍茶”摊子就支起来了,喝茶的人很快就多起来了,这左家堡“舍茶”摊子的美名也就渐渐地传了开来。
  可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左家长子的音讯仍然如石头沉入大海。终于,有一天从西路传回了一个消息:左家老爹的长子在银川城的一家皮货店做了三掌柜,本来干得很好,不想收货的路上遭遇黑马帮,被连人带货一起掳走了,是死是活下落不明。当地人们揣测左掌柜此番恐怕是凶多吉少!得到这样的消息,这“舍茶”左家不仅喜不起来,反更添忧愁,特别是左家老爹更是五内如焚、滚油浇心,老泪纵横地说:五年多了,终于有了点音讯,却是个这?不管他了,咱这“舍茶”摊子继续开!日后好消息来了,是咱好心有好报;坏消息来了,算咱为走西路的人助点力,对遭不测的老大也是个纪念!
  老天还真有眼,好人好心有好报。第二年初夏时节,左家堡渡口一下子过来了十峰骆驼,驮着二十个大包裹,径直来到左家“舍茶”摊子跟前。当时,左家老爹正在八仙桌旁与人们闲聊,见一位买卖人模样的中年人向着自己走来就有些发愣。只见那人叫了一声“爹”就双膝跪在面前。左家老爹盯看半晌,说:“你是老大”?那人答道:“正是儿我”!左家老爹霎时一阵眩晕,在众人呼唤下才慢慢醒了过来,流着喜泪说:“儿啊,你总算回来了,咱回家”!左家老爹在其长子搀扶下向家里走去。村民们前呼后拥,奔走相告:左家老大回来啦!
  原来,左家长子当年去到银川投到一家皮货店学徒,由于吃苦朴实,勤谨好学,进步很快,深得大小掌柜和东家赏识,伙友们也是一片说好,三年出徒后不久就顶上了生意,不久又被聘为三掌柜,成了店中业务主力。收货路上被黑马帮掳去也确有其事,但马帮老大见他不仅是个精明的买卖人,还是个正直善良的好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先是不忍加害,后来竟放他回了银川城。皮货店东家掌柜的不仅没有因丢了货责怪于他,反而极力劝慰、压惊,很快就升他为二掌柜。前不久得到平遥走西路的人们捎去的口信,大掌柜和东家特准他回家省亲三个月!真个是:五年出外,音讯不见,一朝荣归,喜地欢天。
  这左家老大把十峰骆驼和跟随人役安顿之后,让老爹给全家老小分发了礼物,每日走亲访友,看望本族长辈、相好近邻,好不忙活!人们一口夸赞左家长子有出息,当然也有既羡慕走西路好又害怕遭遇风险的。
  时间不长,城里的商贾字号间传开了,说左家堡“舍茶”左家的老大在银川做了皮货店二掌柜,日前回家省亲来了。数家字号还专门设宴请待左家老大。一时间,左家老大的故事和左家“舍茶”的义举成了城乡民众的主要话题。又过了几天,城里众家字号派出若干代表,抬着大红绸子盖着的一块匾,敲锣打鼓来到了左家堡真武庙门前,也就是左家“舍茶”摊子上,说话间就把匾挂了起来,并请闻讯过来的左家老爹和其长子揭匾。待到大红绸子揭开之后,人们一看,那匾是推光漆面板黑光油亮,上刻三个贴金大字“憑七碗”。不少人傻眼了,头一个字就不认的,也不懂是甚意思。
  大伙是你看我我看你,只见左家长子向城内来人作了一揖说:“这‘七碗’之意莫非取自唐朝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来人说:“对,还是老大有学问。”回头又对在场人说:“大家知道,左家在此舍茶已经好几年了,平遥城各家字号去西路的人谁没有喝过左家的茶?正是,真武庙前痛饮罢,西路漫漫离了家,回望故乡皆抛却,心中唯有左家茶。平遥城内众家字号为感激左家善举,特地筹资请推光漆器高手精制了这块匾,今日委托我等登门赠送,一来略表各家字号和众多走西路客商的寸心薄意,二来恭贺左家老大在银川大有出息,为平遥人大争光!匾上这三个字念做“憑七碗”。憑,是盛满的意思;七碗,确实是借用唐朝诗人卢仝《七碗茶诗》之原意。这左家“舍茶”摊子,盛给人们的不仅是满满的茶水,更是满满的一腔挚情善意。我等在此痛饮之后,恰如卢仝《七碗茶诗》中所述:‘一碗喉咙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喝不得也,唯觉两掖习习清风生’。见笑,见笑!”众人是一片鼓掌叫好。当下,左家老爹吩咐设酒筵款待。
此后,左家的“舍茶”摊子在“憑七碗”匾下越来越红火出名了。据说,一直坚持了好多年才歇了。但是,那块“憑七碗”的匾却一直挂在真武庙门口。再后来,这段悲壮而又文雅的故事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 上一篇: 在赵贵明先生的画里驻足
  • 下一篇: 日昇昌重信誉的故事
  •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留言中心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04-2015 平遥文化网 PYW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平遥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地址:平遥县西关大街181号环建巷1号    电话:0354-5626600   E-mail: [email protected]
    平遥翰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计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