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平遥古城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时间定格在2017年,屈指算来,已经走过了20年的光阴。20年来,平遥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20年间,平遥从名不见经传到世界闻名,不能不说倾注了这些申遗功臣的心血。20年来平遥古城没有忘记,平遥人民没有忘记,没有忘记那些为平遥申遗奔走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们。从本期开始,本报特开设专栏《平遥古城不会忘记》刊发纪念平遥古城申遗成功的那些人和事。
阮仪三:古城保护神 申遗大功臣
阮仪三,1934年11月出生,苏州市人。1956年考入同济大学,1961年毕业留校。现任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努力促成平遥、周庄、丽江等众多古城古镇的保护,因而享有“古城卫士”、“古城保护神”等美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阮仪三教授说:“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一片开发建设热潮中,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被拆毁,我是真的忧心如焚。当时很少有人能听得进你的话,继续进行拆掉旧建筑,改造新城的活动。那我们就从推土机下去抢救,救下一点是一点,只是希望不要把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弄光。能够使我们留下点乡愁的记忆,对后人能够有点贡献。平遥古城就是那个时候那种情形下抢救保护下来的。
1980年,全国上下大兴土木搞发展,一派狂飙突进、欣欣向荣之感,平遥也不例外。这座有着2700多年悠久历史的晋中小城,有着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城墙,中国第一家票号——日 昌,是中国“华尔街”,更是中国金融界的乡下鼻祖,整座城市也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如此重要地位的平遥古城却在推土机的声声轰鸣中,历经劫难,在劫难逃。当时的平遥城墙已经被扒出一个大口子,各式建筑设备已经在建筑现场跃跃欲试,开进去一条大马路,足足有180米……各式各样的明清建筑的文化瑰宝即将在一朝之际化为瓦砾。
“刀下留城!”一人大喝一声,急急赶来的,正是阮仪三。建筑系出身的他深知,古城对文化存续以及民族精神传承的伟大意义。在上到古城官员,下到平民百姓都对新城建设满腹憧憬、欢欣鼓舞的时候,只有阮仪三争分夺秒,要求马上停止这种“破坏性建设”,力挽狂澜于既倒。当时只是讲师的阮仪三,势单力薄、人微言轻,根本没人理会他的建议。他情急之下赶紧跑到北京,搬救兵、筹专款。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从同济大学建筑系,挑选出11名最能干的学生,白天实地考察,晚上就不眠不休,投入到平遥古城的规划设计和图纸绘制。“当时真是艰苦得很,买不到吃的,就几个土豆和鸡蛋充饥,后来回到太原,洗了衣服晾在绳子上才发现衣缝里嵌有不少虱子的尸体······”“看到平遥那么完整的古城,真精彩啊,情不自禁花一天一夜,画了一张平遥古城的大鸟瞰图,现在到处用的就是这张为主图的古城图。”一个月,零开始,零酬劳,他们就是在这样环境下,手绘了双林寺、文庙、市楼、清虚观、日 昌等多幢明清建筑物,为以后专家了解平遥打下坚实基础。他们还制定出完整的城市规划,再由阮仪三背负着图纸,从平遥到省城,再送到中央。当时建设部高工、全国政协城建组组长郑孝燮,文化部高工、全国政协文化组组长罗哲文等专家,就是在阮仪三的感召下,郑孝燮、罗哲文等奔赴山西。为了更好地进行古城改造,阮仪三还把平遥的技术人员,都请到同济大学进行免费培训,学习专业的古城规划以及文物保护知识。
“我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光是今天要留下一些真东西,而是为了下一代,为子子孙孙们留下一些真东西。”在阮仪三的奔走呼号下,平遥古城保住了。如今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还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座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是人们了解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阮仪三以他的方式拼力保护中国古城遗迹。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文明”对自然、古迹的毁灭,他痛心、愤怒,奔走上书,四处疾呼,为了知识分子的良心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延续,他不惜撞得头破血流,七十高龄斗志依然。他说:什么叫爱国主义?爱祖国,爱家乡,爱民族,就要知道自己家乡、自己民族的特点,这些无形的精神底蕴,是寓于具体的实物环境之中的,留下真实的历史生活环境,就是留下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