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把上古时期华夏部落的首领“三皇五帝”尊称为“人文始祖”。历史上一般认为“三皇五帝”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传说,三皇五帝中的尧和禹是曾来过平遥,并有故事流传至今。平遥自古为尧的封地,平遥现今仍称为古陶大地。尧之后,舜没有任何故事与平遥有关。舜之后,禹与平遥发生了故事,并且对平遥古城的建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禹,又称“大禹”。禹的年代比尧晚大约一百年左右。禹的事迹主要是治水有功,而被人推选为部落领袖,并得到后人的尊重。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我们原始先民与恶劣自然环境做斗争的英雄壮举。
大禹的形象,经过数百代人传承,在我们心中显然就是大英雄的代名词。话说在尧的时期,黄河流域洪水翻天,舜用了鲧来治水,九年不成。舜继位后,任用鲧之子——禹继续治水,禹经十三年,利用疏导之法,终于将水患制服,禹因为治水有功,深得民心,被推选为继舜之后的部落领袖。禹被推举为王,说明治水在当时是国家的第一工程,也是最重要的事。
在平遥一带流传着“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俗语。说是俗语,其实更是传说。既然是传说,说明也许真的是这么回事。平遥等地正好在灵石口的里面,曾经是洪水弥漫。禹让人疏通了灵石口,洪水从口中泄洪到预定河道中,形成了汾河的主要非自然水源,使得包括平遥在内的很多地方变成了可以耕种的平川。而空出来的晋阳湖则成为这一片土地中较大的自然湖泊之一。虽然整个故事已经无法考证其真实性,但是有一点可以说明,就是劳动人民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的勇气从古到今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灵石口在平遥从南一百里,晋阳湖在平遥从北一百里,平遥位于中间,空出来的这片土地——平遥毫无置疑的变成了沃土。现今平遥宁故镇的鱼市村与大禹治水有关,当时洪水退后,形成大小水塘若干,人们以捞鱼为生,后来鱼捞多了,就地形成市场买卖,所以形成了鱼市村。尹回村大约也是洪水蓄积的主要地方,所以至今尹回村还流传着大禹治水的故事,现如今建成了尹回水库,将洪水聚集起来变成水能灌溉田地,这也许是千百年后大禹治水精神的一种延续和传承。
由于禹治水的功劳,很多地方消除了水患。随着禹威望越来越高,自然而然的将禹尊称为大禹,甚至是大禹王,有的地方单独祭祀大禹,有尧庙的地方,也通常在配殿中设禹王殿,或是干脆在正殿中配祀大禹。平遥北门外的尧庙西配殿就是专门祭祀大禹的殿宇。禹殿的楹联是:“劈山斩水万民赖;戴月披星百宝生”。从楹联中可以看出,平遥老百姓对大禹的尊重和爱戴。
大禹治水途径很多地方,所以,大禹对天下的地理形势了如指掌。按照大禹的规划,将天下划分为九州。现在我们把“九州”泛指中华大地,其源于大禹。记录九州最早的地理书名为《禹贡》,可见禹的功绩。凡禹治水经过之地,有不少地方形成了“以龟建城”的文化行为。平遥“以龟建城”的城建文化就源于大禹治水。龟给人一种沉稳的形象,同时象征着长寿。民间认为,龟为水陆两栖动物,水中可以游刃有余,陆地同样可以正常爬行。以龟建城,寓意在洪水中城池不倒,在陆地上千年不衰。平遥至今被称为“龟城”。现如今的古城格局最终定型于明代,其建城格局就是按“龟城”象形理念来营造的。整个古城有六门,南门地势最高,城楼最为雄伟,为龟首;北门地势最低,为龟尾;东西各开两门,除下东门外,其它三门皆非直行门。下东门为直行门,是寓意乌龟的一只后足被远在几十里外的一座冀郭塔紧紧系住,以防乌龟跑掉。城内中心有市楼,代表乌龟的心脏,是古城内最高的建筑。城内还有上千座房屋、上百条街道、数十处庙宇,代表乌龟身上的龟背纹。在南门外还有两口井,是乌龟的眼睛。可以说,古代的城建家们用龟的形象赋予了城市生命,其意义超过了城本身。难怪有人评价平遥古城为“龟承龙脉”。
大禹治水,以龟建城。我们似乎难以体会大禹的心情,也不好想象当时因龟产生的这种美好愿景的原始意义。但是,毕竟以龟建城的故事流传至今,以龟建城在平遥的古代得到了实践,而这座龟城又传承至今。这本身使大禹治水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传承更加清晰和明见。我们在感念大禹对人类贡献的同时,也通过这种文化来传递我们生生不息的生命火光。
而大禹治水和平遥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古人并不遥远,斯人已去,精神尚存,文明将通过历史的年轮从我们眼前一点点的铺展开来,成为了探寻未来世界的不竭动力。
(木 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