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故里古建筑印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赵昌本
廉颇故里——平遥廉庄,在平遥县城南18公里处,位于太岳山边沿的丘陵山区过渡地带。傍山临水,环境宜人,这在我国商周乃至先秦时期,是先民们理想的聚居之地。佛常河流域,村舍密集,廉庄周边,文化史悠久,根据考古调查确知,此去不逾10华里的段村古镇,远在夏代即有人类繁衍,在同廉庄一河之隔的希尧、旭庄、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古遗址规模可观,文化层深厚,内涵丰富。古文化遗址的累续发现证明:廉庄被人类开发的下限年代不晚于西周。 古代先民择水而居,早年的佛常河水必是川流不息的,廉庄四野,土细而不松,润而不躁,色泽鲜明而不暗,村庄在佛常河东岸的大山之下、高崖之上坦荡而处。大凡去过廉庄的人,都会有同样的一些感觉:廉庄人深爱自己家乡的山川风物,廉庄人好客乐于谈古论今,廉庄人兴趣广泛,十分关心外面世界,廉庄人崇文尚武,似为遗传。孔子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聪明的人有似于水,长流不滞;仁德的人有似于山,安于义礼而厚道耿直。从廉庄人性格和廉庄人品德中可见得天地人之间相互感应的关系和结晶。 在廉庄村边的土楞上,曾发现嵌留的古青砖一二枚,每枚长31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以其体量之大,质之坚实,尤其长宽厚比例之特殊,令人对村中曾有的(实际也有现存的)建筑物规制产生了一些联想。 现存于我县城乡各地的大量古民居,基本都是清代中晚期遗物,相比之下,廉庄的宅舍显得十分原始:①、宅院群落集中在高崖陡坡上,外观高峻,实则低矮,营造当年,似乎仍然受看周代礼制思想的约束(《礼记·礼器》载:“礼有的高为贵者,天子之堂高九尺,诸侯之堂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在廉庄古民居中很少见有台基。②、凿土为穴的习惯依然存在,土窑洞尚未绝迹,房舍都由体量不太高大的砖碹窑洞组合而成,从中可见居中形式的发展脉络;③木石构件加工粗简,房屋造型古拙,装修质朴;④“因天材,就地利”(《管子》),道路不中准绳。在廉庄古民居群中,至今残存有近乎元代的单体建筑,早期文化特征明显之至,令路人惊异。初考村中福安古堡和廉氏宗祠,其文化意蕴又是耐人寻味的。 福安堡坐落在河谷二层台地上,地势原本平广,方方正正,坐北向南。古堡面对超山,遥望麓台,背后高岗迭起,紫华山美景在远方衬托;左边丘陵起伏,势宏山秀,奇观异景引人入胜;右边佛常河贴境而过,源头活水,生机盎然。堡以夯土墙环绕,南北各开堡门一道。堡内一条贯通南北的大道恰在中轴线上,北接堡门,南连庙堂,南门则开在编东的位置。在大道两旁,宅门排列有序,房舍比肩而在,庭院布局紧凑,既方便生计,又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综观福安堡的建筑格局,看得出在其选址和兴建中,注入了先秦时期朴素的宇宙观和礼教思想,这样的堡便是向南的、方形的、中轴强烈的,使之迎山接水,讲求藏风聚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在这座古堡里,我们毋须追究廉颇当年的住所在何处,但可以相信的是:在这一方土地上,在人的活动同大自然协调一致的环境里,在礼教色彩浓重的聚居中,在习兵尚武的风情民俗中,能养育出大义大勇、出将入相、胸怀坦荡保社稷的廉颇品德,全在情理之中。一个人幼年时代的好住处绝不是他成材、成功的保障,然而良好的环境定是有利于塑造心灵,陶冶情操的。 按《周礼》的建设规划思想以及后来普遍的风俗,祖宗的祠堂常设在住宅区的左首。廉氏宗祠因地制宜,立于福安堡外西北部的高爽地段,坐东而向西。祠前较远处是宽阔的谷地,佛堂河形似一条从中飘逸的彩带,招来人气,象征财气。祠后与古庙宇联接。祠门外台基高筑,台阶12层,祠内由东、北、南三面的砖碹锢窑组成一座四合院,其中正窑(东)5间(上有重新修建的新式窑洞)南北窑各3间。正面窑洞是奉祀列代先祖神位之所,门前的台基又高出一米余。下面的南、北窑即是神厨神库了。祠堂的左边有跨院,另从大门而入,正面(东)窑洞两间,据说早年供族人寄存棺木、停放灵枢之用。民俗中房屋的开间都是奇数的,亡人属阴,居所就变为偶数了。 廉氏宗祠的现存建筑尽管早不过明清,但地势之优选,布局之严谨,对其古风古貌似可想像得见。既然廉庄民居中少有台阶,而廉氏宗祠门前台阶多至十多层,并非廉庄人在礼制面前的大胆越规,而是将相人物享有的特种待遇。关于“半付鸾驾”的回忆,关于祠堂重新修复的意向,说明廉氏后人忠孝自持,廉颇的精神与美德必将代代相传。 2005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