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后半期至1920年代间兴盛的中俄“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国际商道,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俄时提出了“万里茶道”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其作为“文化线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议题也随之被沿途各国与各地政府与学界所重视。
从研究到“申遗”:来自学界与政府的关注“万里茶道”在上世纪20年代终结其国际商贸通道的功能之后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至二十一世纪初,这条古老商道的历史意义才被学者们重新发现与认识。在国际相关领域,较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是美国学者MarthaAvery(艾梅霞)2006年出版的TheTeaRoad:ChinaandRussinMeetacrosstheSteppe(中文译名:《茶叶之路》)。
而在中国,对这条中俄“万里茶道”首先进行专门研究叙述的作品则为邓九刚2000年出版的《茶叶之路:欧亚商道兴衰三百年》。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中国学界,“茶叶之路”这一概念多泛指中国对英荷美俄等欧美各国的茶叶贸易,而并非特指中俄之间这条商贸文化线路。
邓九刚的《茶叶之路:欧亚商道兴衰三百年》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以及田野访谈资料,还原了这条横跨今天中、蒙、俄三国的古老商贸通道的部分历史。但是由于作者的个人经历与情感的融入以及对历史史实的故事性处理,使得这部著作在更多的情况下被归类为“报告文学”。但即使如此,《茶叶之路:欧亚商道兴衰三百年》在当时中国学界尚无此主题专著的情况下已属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山之作。而美国学者艾梅霞则基于自己在蒙古国工作多年的经历,以独特的视角将蒙古草原视为”东西双方间最合适的中介”,并将其作为研究与写作中施以重墨的内容。艾梅霞的研究融会了此前各国学者在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人类学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最终凝练出一部具有“大众历史学”特征的作品。
关于中俄“万里茶道”的上述两部开创性著作带动了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于这条历史商贸线路的关注。山西晋商是先于俄商统治“万里茶道”上往来贸易的商人群体,关于茶叶之路与晋商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在邓九刚的著作面世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另外一部分关于“万里茶道”的研究来自于文物保护领域,例如沿线各地的文物保护部门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就开展了相关的调查研究。此外,对于“万里茶道”上晋商文化的研究也推动了对遍布茶道沿线的晋商会馆遗存的关注。此外与“万里茶道”相关的专业研究还包括区域经贸史方向的研究,例如关于“万里茶道”上的两大重镇,即恰克图与汉口的中俄茶叶商贸研究。关于晚清中俄茶叶贸易的整体经济学研究也出现了不少成果。
在学术关注逐渐发展的同时,这条古商贸通道的现实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意义也在被沿线各国各地区的执政者们逐渐重视起来。2013年3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俄时提到了历史上的中俄“万里茶道”,指其记录了两国繁盛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以此借古喻今,对两国间在新时期的合作共赢提出期望。2013年9月9日,第二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再度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成功召开,共有来自中俄万里茶道沿线31个城市的代表参加了市长圆桌会议。与会城市代表签署了《“万里茶道”沿线城市旅游合作协议》。此外,中蒙俄三国还达成了“‘万里茶道’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共识,并签署了《“万里茶道”共同申遗倡仪书》。“万里茶道”的合作申遗工作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2013年12月29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农业厅共同举办“重走‘万里茶道’启动仪式暨‘东方茶港’‘中俄万里茶道’起点立碑揭幕仪式”,确立了武汉市在“万里茶道”上的历史与现实地位,为武汉市作为牵头城市发起并承担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工作打下了基础。2014年3月25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导发起的“万里茶道协作体”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现场发布了“万里茶道”协作体品牌标识,通过了《“万里茶道协作体”简单(草案)》,并成立了“万里茶道协作体”主席团及发展委员会。
与此同时,“万里茶道”中国境内沿线各省的文物系统也纷纷开展相关文化遗产的普查、研究与彼此的协调工作。2012年6月30日,“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湖北赤壁隆重召开。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咸宁市、赤壁市以及湖南、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等省市文物局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就万里茶路的形成、分布状况、文化遗产构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保护工作思路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形成并通过了《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赤壁倡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省际合作正式启动。2013年9月11日,由河南省文物局、南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社旗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河南省社旗县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万里茶路沿线河南、湖南、湖北、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呼和浩特省市文物系统以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7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在进行了相关主题的研讨之后形成并通过了《“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赊店共识》。2014年5月15日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座谈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福建省文化厅及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内蒙古博物院、江西省考古所以及武汉市政府等省市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与会进行了交流。
随着2014年6月22日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丝绸之路以及具有文化线路遗产特征的大运河在多哈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文化线路”遗产的申遗也引发了国内各界的关注,此时恰逢“万里茶道”的申遗工作被沿线各国、各地政府提出。“万里茶道”能否在中、蒙、俄三国的合作努力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的下一个“文化线路”遗产,并藉此推动不同城市、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与政治经济联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